top of page

       Borrowed Scene/ 借景

借景展場照.jpg

 借景  , 單頻道錄像裝置 , 2''26" , 2020 

《借景》中以單頻道錄像及現地影像裝置所組成。窗戶是內外場域視覺交流的介面,錄像部分以場域原有的窗戶為發想,虛構投影一座窗戶於牆面上,試圖在原有的牆面之後創造一個新的空間,如同畫中畫的視覺意象。透過建構窗戶的擬像,試圖超越原有空間的藩籬,營造出如同座艙的身體經驗,而象徵承載歷史及記錄資訊的物件漂浮其中,作為時間探測重要的線索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藉由同一建築中相異隔間的「窗戶」,影像化之後回返空間中,企圖於場域中複製出具相同樣貌特徵的一道牆面,像是開了一個沒有明顯邊界的「視窗」,而這樣的影像如同「空間副本」般的存在於原有空間。如果說視覺上的透視法是在平面上製造出空間感的幻象,那麽在虛構窗景影像裡面,窗外遠方的場域,像是虛像中的虛像,藉由窗戶這個符號與介面,製造出雙重的空間感,成為一個更深邃的透視空間。並將此還原於真實之中,挪用空間中既有的特徵作為感知擴張的介面,透過空間的再現與深邃透視的手法,創造出一個相對的空間狀態混淆我們對於空間的認知 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透過 「視點」的反轉與空間折疊的呈現,挪移消彌固有的方位認知,藉由影像與裝置的設置,創造出一個陌生的視點,試圖挪動觀看影像時,自身所處的相對位置,而生成了一座存於想像中的虛構島嶼。如同馬克·歐熱在《非地方:超越現代性人類學導論》中談到:「彷彿觀眾的位置即是景觀之所以成立的基礎,彷彿,總地來說,身在觀眾位置的觀眾即是景觀本身。」藉由自身觀看視點的挪移,將自身所在的位置視為景觀的中心,再經由這個虛構中心向外發散,所形成對於固有空間生成的想像。

bottom of page